養殖場糞汙是如何處理的?養殖場糞便堆製有機肥技術有哪些?養殖場多采用幹濕分離的方式收集,一般幹糞可直接運送堆糞廠,液態以及半液態糞便一般先要貯存在糞池中沉澱,進行固液分離之後,固態部分送至堆糞廠,剩餘的液態部分作為後期堆肥發酵期間水分添加(堆肥期間翻堆作業會損失大量的水分)。應根據畜禽養殖場的養殖規模和集中收集能力,進行糞便貯存設施的設計和建設,具體的技術要求如下。
1、糞便貯存設施的選址
首先,選址應根據當地有關要求和規定進行,糞便糞水貯存設施應遠離湖泊、小溪、水井等水源地,以免對地下水源和地表水造成汙染,並且與周圍各種構築物和建築物之間的距離應滿足相關的規定。其次,糞便在貯存的過程中會有臭味產生,尤其是無任何覆蓋措施的貯糞設施,臭味汙染嚴重,甚至在其周圍達80米遠的地方都可能受到臭味影響。因此,選址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貯糞設施臭味汙染可能帶來的影響,盡量將其設在下風口,並且盡量遠離風景區以及住宅區。同時注意不能將貯糞設施建在坡度較低、經常發生水災的地方,以免在雨量較大或者洪水爆發時,池內糞水溢出而汙染環境。此外,還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周圍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為保證貯存設施的整體穩定性,避免大樹的樹根破壞池底。
為預防糞便貯存池內糞水滲過池壁和對池底,對周圍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汙染,在施工前應對擬建廠地進行必要的地質勘察,通過勘察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該地土質、岩土類型等基礎情況,以確定該場地是否適合建造貯存設施。未確定該場地能否滿足當地有關的防滲要求,在施工前必須要進行土壤滲水性檢測。
2、糞便堆肥處理技術
添加秸稈、稻殼等輔料,與發酵菌劑攪拌均勻之後,撒在待堆肥的豬糞、牛糞等糞便上邊,堆料中插入一根溫度計,及時監測料堆內的溫度。當溫度上升至50℃時,開始借助有機肥翻堆機進行翻堆,將堆肥物料的溫度控製在45~60℃之間,此時的溫度有利於好氧微生物將畜禽廢棄物中的有機物質降解並轉化為穩定腐殖質,能夠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雜草種子等,從而達到畜禽廢棄物無害化、穩定化。當堆肥物料的顏色呈咖啡色或者深黑色,沒有臭味甚至散發出淡淡發酵清香,此時整個有機肥發酵過程才算完成。
3、糞便有機肥加工技術
發酵完成之後,將這些發酵好的畜禽廢棄物進行粉碎、造粒、烘幹、冷卻、包膜。